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始建于1980年,时名伊克昭盟蒙古族师范学校,其后三易其名,1989年更名为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学校,2000年与原伊克昭盟艺术学校合并,组建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艺术学校,2012年升格为高等专科学校,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以培养培训学前教育师资为主的公办全日制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被誉为“幼儿教师的摇篮,艺术人才的沃土”。学校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占地面积232亩,现有在校生近5000人。设有马克思主义学院、“三系两部”6个教学单位,附属幼儿园1所。学校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引培并举,大力推进人才工程。现有教职工344人,在岗在编教职工301人,正式在编教职工中,专任教师245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3人、副高级职称64人、博士7人(另有在读博士10人)、硕士130人。学校高度重视科学研究,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30余项。
学校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全国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内蒙古自治区幼儿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内蒙古自治区乌兰牧骑人才培训基地”,内蒙古学前教育学会理事长单位,鄂尔多斯幼教集团理事长单位。鄂尔多斯市职业教育“十四五”发展规划明确指出,支持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立足师范教育、文化艺术、托育服务、智慧康养等领域建设专业(群),建成自治区一流本科幼儿师范院校。
学校四十余载办学,深耕学前教育和艺术教育领域,坚持“幼教、艺术”特色,确立了“对标先进,追赶超越,全力推进“双高”建设,积极培育专业升本,努力建设职业本科”的办学目标,明确了“以德立校、用爱育人,质量强校、科研兴校,管理赢校、特色优校”的办学理念,明晰了“立足鄂尔多斯、面向内蒙古、辐射全国”的服务方向,形成了“仁爱、博识、笃行”的校训,“爱生、爱岗、爱业、爱校”的教风和“好学、善学、博学、尚学”的学风。
学校围绕服务“一老一小”开设“幼、特、老、艺”等四大类及体育教育,运动健康指导等19个专业。其中,学前教育专业为国家级骨干专业,学前教育专业群为自治区高水平专业群(鄂尔多斯市唯一自治区级高水平专业群),特殊教育专业为免试认定改革的师范类专业,早期教育、美术教育为自治区特色专业,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为鄂尔多斯市紧缺专业。开发了2门自治区级在线精品课程。教师在国家级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中多次获得一等奖。
学校深化教学改革,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先后培养出2万余名幼儿教师、学科带头人、幼儿园园长、艺术人才和文艺尖兵,成为区内外幼儿园和艺术团体的骨干力量。师生在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技能大赛、舞蹈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区大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教学大赛等比赛中,屡获国家级、自治区级大奖。舞蹈专业师生曾荣登央视春晚舞台,原创舞蹈作品《父亲的马绊》入围第十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终评,是自治区教育行业唯一入选作品,同时获得保加利亚“世界民俗艺术锦标赛”舞蹈组金奖;管弦乐作品《Banzar Dari》获得保加利亚“世界民俗艺术锦标赛”混合合奏组金奖。2022年学校专升本录取率达72.84%,其中6名同学分别在各自专业名列全区第一名。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产教融合,与鄂尔多斯市多个旗区签署校地合作协议,与福建师范大学、长沙师范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包头师范学院、上饶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等区内外高校(学院)签署了校际合作协议,与区内外300多家幼儿园、早教机构、乌兰牧骑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形成了以学校为主体,地方政府、幼儿园、乌兰牧骑参与的“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模式。